• 返回官网
  • 当前位置: 主页 > 公共课部 > 课部动态 > 课部新闻 >

    【博雅讲坛】纪录片大咖——范俭的拍摄分享会

    时间:2015-05-27 14:56 作者:公共课部 来源:宣传部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华传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张辉) 5月22日下午2点半,继上次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陈铭的分享会后,我校青年才俊励志系列讲座第二弹重磅来袭纪录片大咖范俭在我校圆形报告厅与众学子分享他的纪录片拍摄经验。 青年才俊励志系列讲座是为了提高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
    华传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张辉)5月22日下午2点半,继上次“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陈铭的分享会后,我校“青年才俊励志系列讲座”第二弹重磅来袭——纪录片大咖范俭在我校圆形报告厅与众学子分享他的纪录片拍摄经验。
        青年才俊励志系列讲座是为了提高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由我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瀚东开展的一个系列讲座。本次讲座不仅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我校视听语言教师陈颂、电视艺术概论教师雷莹、影视鉴赏教师万利亚等都慕名前来学习观看。
        讲座伊始,范俭就抛出了两个概念——媒体纪录片与电影纪录片。他讲到,媒体纪录片也可称“电视纪录片”,通过网络等渠道播出,具有很强的传播性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近些年来,随着各大型记录频道的推出,媒体纪录片发展越来越好。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这类纪录片都在转变制作观念,学习BBC制作风格,具有国际范,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于市场空间也随之增大。而电影纪录片,它属于创造性的记录电影,早期都是个体式的单打独斗的制作方式,如吴文光时代以及杜海滨早期作品。2005年后,以范立欣《归途列车》为代表,展开国际联合制作方式,把电影的生产方式嫁接到纪录片,但是目前市场空间还不是很理想,因此这类影片更多是拿到国外市场播放。
        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媒体纪录片与电影纪录片这两个概念,范俭选了两部自己的片子供大家欣赏,并同时进行讲解。一部是电影纪录片《寻爱》,另一部是《诗人余秀华》,是他近期和优酷合作所拍的一部媒体纪录片。当谈到《诗人余秀华》这部作品时,他讲道:“大多数媒体对余秀华的报道都是‘脑瘫女诗人’之类的标题,但其实余秀华只是身体行动不便,而她的智商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说是个天才,要不然怎么写出那么多优秀作品”,并且,“在采访中余秀华敏锐度很高,倘若你是没做任何准备就想在她那里获取信息,那么她也会敷衍你。所以在采访前期,我也做足了充分的工作去了解她,并从她的作品中去熟悉这个人,这也是使得采访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原因”。通过这段话,也让在场学生明白如何与被拍摄对象打交道,如何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
        在现场的提问环节,场下观众争相发言,其中,在面对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万利亚“作为一个男性导演,是如何拍摄女性敏感话题”的问题时,范俭的一句“和太太一起拍摄”的回答让现场氛围再次达到高潮。
        讲座接近尾声的时候,范导分享了一些他对纪录片拍摄的观点,他说:“拍纪录片不仅仅是拍摄一个现象,更重要的是展现这个现象背后的故事”。同时,他也积极鼓励有志于纪录片行业的学子,并建议他们多在大学期间阅读学习社会学与历史学知识,为日后的拍摄工作做好坚实的积累。
     
           
     
        讲座结束后,王瀚东院长做了总结,感谢范俭能够与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纪录片经验的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汲取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希望“青年才俊励志系列讲座”日后能够请来更多优秀大家与学子进行分享、交流。
     
     
     
    附:人物简介及作品
    范俭,1977年出生。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在中央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创作多年,2007年开始独立纪录片制作,其作品曾入选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电影节。2010年,范俭开始国际联合制作纪录片,他拍摄的汶川震后再生育题材纪录片《活着》与日本NHK等国际电视机构展开密切合作,2011年将在全球各大电视机构及电影节播映。
    2015年   《寻爱》
    2010年   《我的理想》
    2010年   《断裂带》
    2010年   《活着》
    2009年   《道者》
    2008年   《的哥》
    2006年   《在城市里跳跃》
    2004年   《竞选》
    2003年      《反思非典》
     
    教师风采更多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28365356 鄂ICP备08005730号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凤凰大道2号
    邮编:430205 院办电话:81979005